农村老话:“早不买猪肉,晚不买豆腐”,这是为什么?不懂真的亏

农村有这样一句老话:“早不买猪肉,晚不买豆腐”,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早晨不宜去买猪肉,晚上不适合买豆腐。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办法理解,究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?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。
1、早不买猪肉
在我们的印象中想要买到新鲜的猪肉必须赶早,感觉早上的猪肉比其它时候的猪肉新鲜,甚至有不少人排着长队去等猪肉。其实早起买猪肉不一定能买到心仪的猪肉,很可能买到滥竽充数的剩肉。

老话绝对有它的道理,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屠宰场在宰杀猪的时候,一般情况下都是凌晨屠宰好的。之后他们刮猪毛,清洗猪身上的污渍,清洗猪的五脏六腑,以及内部的血迹之类的。
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水,而这些水分不会那么快的流干净,依然挂在猪肉上面。所以商家去屠宰场取猪肉的时候,水分并不会那么快的流干净,当他们放在肉铺买的时候,依然有水分。

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去买猪肉的时候很可能会买到带着水分的肉,有一定的重量,不合算。最适合买肉的时间在九点左右,这回时候的猪肉已经放在案板上,经过晾晒,水分已经流失不少。
还有一个理由是早起买猪肉很可能会买到头一天剩下的猪肉,有的时候猪肉铺的肉并不一定会全部卖完,他们会放在冰箱里冷藏。第二天拿出来的时候依然是新鲜的,可以和新鲜的猪肉混一起卖。

如果选购不好,我们就会买到剩肉,尤其是在购买猪肉绞肉馅的时候,绞肉机里很可能有边角料和剩肉。不良商贩会把猪肉掺合着卖给我们,所以我们想要买肉,最好赶上九十点钟去买,最合适。
2、晚不买豆腐
我们都知道豆腐匠一般都是在半夜凌晨起来做豆腐,我们吃的是豆腐,二三块钱买的是豆腐。实际上是豆腐匠们的心血,他们的劳累和辛苦,因为做豆腐需要很复杂的工序,每一样都是重体力活。

比如豆腐匠们需要头一天把豆子泡好,然后会半夜起来磨豆子,煮豆子,用石膏或者卤水调成豆腐,各种繁琐的工序之后需要花费的时间很多。当做成豆腐之后也就到了早晨,这个时候的豆腐既新鲜又好吃。
营养也是最高的时候,还有水豆腐和豆浆可食用,所以我们买豆腐最好早晨去买。之所以不让晚上买,是因为经历一天的时间豆腐几乎变味道了,尤其是夏季的时候,很容易酸,吃起来口感不好。

另外我们买豆腐的时候,只要超过六点左右,很多豆腐店都没有豆腐可卖了。这也是因为豆腐匠们害怕豆腐酸,口感不好,尽早卖完之后他们也不会继续做,所以没有豆腐可卖了。
留到晚上的豆腐也没有什么营养价值了,所以我们喜欢吃豆腐可以早上去,或者中午去也可以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