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春季多泡脚,祛湿散寒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30 08:23:42    



肝气在春天生发,带着温暖、向上的气息。如果寒气太过,对于肝气来说,它生长的状态会被“冻”住。这时,人很容易出现肝郁的情况:觉得胸闷,像喘不过来气,除此之外,还会觉得肋骨胀痛;晚上睡觉容易失眠,或者睡眠质量不好;小肚子胀气,或者吃不下饭;心情莫名的不开心,时常觉得焦虑。

肝属木,它需要水的滋润才能向上生发。所以,合适的水量,对肝气的生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。但“湿”属于水量泛滥,肝气在生发的过程中,如果遇上湿气,就会出现提前衰弱的情况。它最大的影响则在于对温度的感知:在天气转暖的时节,其他人换上了轻薄的春装,湿气重的人却感受不到太多温暖。其次,湿气重的人,在春季依旧感受到乏累、水肿、面部出油,有些还会长湿疹。所以,初春的时候,大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寒湿的清理,同时再辅助梳理肝气,这样,才能保证体内的气机保持顺畅流通。

那么,泡脚是祛湿散寒的上佳方法。在中医看来,脚是人体经脉聚集处,光踝部以下就60多个穴位,泡脚可以起到温经散寒、疏通气血、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。同时,脚离心脏远,缺乏血液滋润,更易被寒邪附着。泡脚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,让寒气排出体外。同时,泡脚还能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,有助于缓解疲劳、改善睡眠状态。

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艾草或是生姜(先煮沸再泡更佳),连泡一两周,排寒祛湿的功效更好。但是泡脚时需要注意,泡脚的水温不宜过高,40~45℃左右为宜;每次泡脚的时间也不宜过长,持续15~20分钟即可。另外,脚部有伤口的糖尿病患者、患有静脉炎或静脉曲张等血管病患者不宜泡脚。

在每晚泡脚后,还可以进一步推大腿内侧的肝经,疏通经络。对于改善睡眠质量有显著的提升作用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