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进补先除湿!分享6个方法,排出全身湿气,养出好气色
一到秋冬时节,很多人开始忙着进补。
中医有个观点叫“欲补先清”,意思是想要进补,就要先清除身体里面的“垃圾”,对于现代人来说大多数就是湿气,不然不仅进补不进去,可能还会越补火越大,越补痰湿越重。
接下来分享祛湿的6个方法,坚持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1、中药调理
俗话说:“湿气在,百病害,湿气除,百病无”。中医认为,湿气为万病之源,长期湿气重会引起多种疾病。
还有一句话:“千寒易去,一湿难除”,道出了它有多难缠。因为湿邪从来不孤军战斗,它会请来爪牙助纣为虐,它与风邪结合就是风湿,与寒邪结合就是寒湿,与火邪结合就是湿热等等。
而针对这一难题,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祛湿方剂,比如苓桂术甘汤、真武汤、四君子汤、六君子汤等等,辨证准确可以帮助我们加快祛除体内的湿气。

2、少吃容易生湿的食物
老话说:“病从口入”,体内湿气中,很多都是吃出来的。想要祛湿,就要先掐住湿气的源头,一日三餐要少吃生湿、助湿的食物,要以清淡、温和为大原则。
生湿助湿的食物有:含糖多的食物;冷饮、生果蔬;煎炸、烧烤食物;辛辣食物等。
3、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
在日常饮食当中,可以加些健脾祛湿的食材,用来煲粥、煲汤、煮茶。
健脾祛湿食材:白术、茯苓、陈皮、芡实、白扁豆、五指毛桃等。

4、坚持泡脚、晒太阳
泡脚的过程中,微微发汗,湿气会随着汗液排出体外。
晒太阳可以补阳,中医讲,无阳难以化湿。打个比方,阴雨天气之下,想让土地快点变干,最好最快办法就是出太阳。晒晒太阳,体内的阳气够了,水湿也能很快地被代谢掉了。
5、适当运动
运动可以缓解压力,促进身体器官运作,加速湿气排出体外。比如跑步、健走、游泳、瑜珈、太极等,有助活化气血循环,增加水分代谢。
6、按摩穴位
身体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:百会穴、大椎穴、神阙穴、阴陵泉穴、涌泉穴,经常按摩,有助于体内湿气的排出。
